9月中旬以来,广州PM2.5屡次出现超标情况。
近日,威海6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上半年监测结束。本年度监测范围包括小石岛刺参、桑沟湾魁蚶、靖海湾松江鲈鱼、乳山湾泥蚶等我市6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威海市、县两级监测机构在全市共设置42个站位,主要监测各保护区生境状况、主要保护对象数量、分布及栖息状况,同时对保护区渔业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为掌握威海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海洋环境等现状及变化情况,分析保护对象的直接和潜在环境风险,威海首次将辖区内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监测纳入到省级海洋环境监测中。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上半年,威海小石岛刺参、桑沟湾魁蚶、靖海湾松江鲈鱼、乳山湾泥蚶等6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水环境状况优良,浮游和底栖生物多样性明显,群落结构良好,区域内无外来物种入侵,刺参遗传性状保持良好。监测结果显示,威海6处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水环境状况优良,区域保护对象遗传性状良好苏树林说,要强化生态保护,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互促共赢。
充分发挥林业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鼓励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多种珍贵树、多造大径材,大力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和非木质利用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已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保护了全省9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7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70%以上的主要江河源头森林植被。米勒同时还是明尼苏达大学粮食、农业和自然资源科学学院的博士生。
中国是过多使用肥料的热点地区,美国、西欧和印度等其他地区也有改善和提高的空间。同时,肥料和水限制了东南亚水稻的产量。例如,肥料明显地限制了东欧和西非玉米的产量,也限制了东欧小麦的产量。他表示,事实上,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情况并非绝对是这样。
同时,他们还研究了那些减少肥料使用而又不明显减少粮食生产的地区。现在已完成的工作应该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和动力源,它让人们在2050年尽力满足全球超过90亿人口的粮食需求的同时,保护地球不可缺少的生命支持体系。
今日视点未来人类能否在为自己提供足够粮食的同时又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于这个问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合作研究小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如果人们能采取聪明的应对方式,那么得到的是肯定而非否定的答案。他还说,研究结果也帮助他们明白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和途径。然而,根据对从全球获得的农业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小组在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表示,如果能更加合理地使用肥料和水,那么人们不仅能够提高全球农作物的产量,而且能够减少农业对环境造成的副作用。好收成和好环境可兼得文章主要作者、明尼苏达大学环境所研究人员纳撒尼尔米勒说,人们常认为粮食和环境两个目标是不相容的,要么收获更多的粮食,要么拥有更好的环境,两者不可兼得。
米勒他们获得了多个发现。其四,他们发现,如果能合理地重新分配肥料的投入,那么人们仅需要增加9%的氮肥和34%钾肥,同时减少2%的磷肥,就能够让全球粮食生产效率不理想的农地实现其75%的生产潜力。米勒表示,研究结果显示,人们的确可能从缩小收成差中获得巨大的收益。有研究显示,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至2050年时,世界粮食的总需求量将是现在的2倍
为全面了解需要多少水和肥料才能让产量不理想的农地实现其粮食生产的潜能,米勒和小组其他研究人员分析和研究了17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管理和产量数据。现在已完成的工作应该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和动力源,它让人们在2050年尽力满足全球超过90亿人口的粮食需求的同时,保护地球不可缺少的生命支持体系。
米勒表示,研究结果显示,人们的确可能从缩小收成差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其三,在世界范围内,可以减少28%氮肥和38%磷肥的用量,而与此同时不会明显地影响玉米、小麦和水稻的产量。
同时,肥料和水限制了东南亚水稻的产量。例如,肥料明显地限制了东欧和西非玉米的产量,也限制了东欧小麦的产量。今日视点未来人类能否在为自己提供足够粮食的同时又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于这个问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合作研究小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如果人们能采取聪明的应对方式,那么得到的是肯定而非否定的答案。米勒同时还是明尼苏达大学粮食、农业和自然资源科学学院的博士生。不同农地收成差距可缩小研究人员谨慎地表示,他们完成的分析属于粗线条,包括土壤特性、有机肥的使用、经济发展、地缘政治、水源状况和气候变化等许多其他因素能够影响作物产量和减少环境副作用。然而,根据对从全球获得的农业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小组在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表示,如果能更加合理地使用肥料和水,那么人们不仅能够提高全球农作物的产量,而且能够减少农业对环境造成的副作用。
他表示,事实上,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情况并非绝对是这样。好收成和好环境可兼得文章主要作者、明尼苏达大学环境所研究人员纳撒尼尔米勒说,人们常认为粮食和环境两个目标是不相容的,要么收获更多的粮食,要么拥有更好的环境,两者不可兼得。
然而,研究提出的人们能够缩小产量不佳农地与正常产量农地之间收成差的观点所释放出的强烈信息给研究人员以极大的鼓励,这为可持续性地促进粮食安全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同时,将这些努力同对现有农地管理的改善相结合,则有潜力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是过多使用肥料的热点地区,美国、西欧和印度等其他地区也有改善和提高的空间。同时,他们还研究了那些减少肥料使用而又不明显减少粮食生产的地区。
有研究显示,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至2050年时,世界粮食的总需求量将是现在的2倍。他还说,研究结果也帮助他们明白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和途径。其四,他们发现,如果能合理地重新分配肥料的投入,那么人们仅需要增加9%的氮肥和34%钾肥,同时减少2%的磷肥,就能够让全球粮食生产效率不理想的农地实现其75%的生产潜力。米勒他们获得了多个发现。
其次,他们了解到,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作物,不同投入能够成为产量的限制因素。为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人们通常认为农业增产将以环境负担加重为代价。
首先,他们发现,多数作物的产量可以提高45%至70%,最有可能提高产量的地区是东欧、撒哈拉以南非洲、东亚和南亚2013年年底前,解决污水直排环境问题,巩固提高流域治污成果。
2011年,山东省4项减排指标的完成情况虽然均高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工业与生活的COD和氨氮排放量减排幅度高于全国平均一倍左右,但均未达到20%的年均进度,这也增加了十二五后4年的工作压力。在通报中,氮氧化物(NOx)作为我国十二五新增加的减排约束性指标分外引人注目:经环境保护部核定,2011年,山东省NOx排放量同比上升2.89%,17市无一市达到年均减排进度,且除济南、泰安、德州、聊城4市外,其余13市的NOx排放量均同比上升,已成为影响我省减排工作的重要因素。
山东省确定的减排主攻方向,第一条就是调结构。它是城市最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也是控制PM2.5非常关键的一环。9月4日,山东省政府网站通报了全省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十二五减排形势严峻通报显示,2011年,山东省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同比下降1.68%。
今年是十二五污染减排的攻坚年。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下达我省的4项减排目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左右。
当我们抱怨城市空气不够好,天空不够蓝时,能不能也从自身做起,少开一天车?更深层的变革,则是要推动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逐步转变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2013年全部淘汰9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
在能源结构上,继续实施上大压小,以淄博、济宁、聊城、泰安、枣庄、烟台、青岛、滨州等8个小火电机组集中地为重点,加快小火电关停淘汰步伐,确保2012年全省淘汰小火电机组装机容量325.5兆瓦。同时,大力推进外电入鲁,严控煤炭新增消费,尽快建立实施最严格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